中国铝工业高质量LCA碳足迹数据库亮相国际大会备受关注
发布时间: 2025-07-14 | 来源: 绿电铝公众号 | 阅读:

图片


7 月 11 日,由国际铝业协会(IAI)主办的 “2025国际铝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交流会” 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铝业管理倡议(ASI)、落基山研究所(RMI)等多个行业组织和相关机构的专家,铝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铝产业链下游的汽车、包装、消费电子、建材、建筑等用户代表,大家就全球铝工业脱碳路径、碳足迹核算方法、绿色供应链标准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图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副主任葛青受邀在会上作了《国家标准解读与中国铝工业产品碳足迹现状》报告。其中介绍的中国铝工业高质量LCA碳足迹数据库坚持从标准到数据的科学路径,全面引领碳足迹数据库开发,以‘中国方案’为核心,获得了 IAI、ASI 等国内外权威机构和专家的充分认可,国际同行高度期待与绿色产品评价中心在标准共建、数据互认和创新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铝行业加速迈向净零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铝工业高质量LCA碳足迹数据库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牵头建设,是围绕铝产业链碳排放核算需求,构建的兼具严谨方法论支撑和系统数据逻辑的行业级数据库,已推出 1.0 版本(网址:cnia-lcd.cn)。作为我国首个系统覆盖铝行业全过程的高质量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以标准化、系统性和国际适配性为核心,正逐步成为支撑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底座。


数据库严格遵循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体系,覆盖原材料获取、能源转换、产品制备等全流程重要环节,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可追溯性和国际可比性,为第三方核查和国际互认提供了坚实基础。数据库充分体现了中国铝工业的工艺特征与能源结构差异,累计整合超过 1800 条核心数据,涵盖氧化铝、电解铝、铝液、铝及铝合金锭等 24 种典型产品,颗粒度细化至全国 11 个重点产能省份,实现了区域分布与产业链结构的精准表达。通过纵向贯穿工艺流程、横向联动上下游环节,构建了覆盖广泛、结构清晰、具备高度代表性的中国铝工业碳足迹数据框架。


图片


数据库构建依托海科数据(HiQLCD)自主研发的 HiQ-Editor 平台,采用国际通用的 ILCD 标准体系,在数据格式、元数据结构和系统兼容性方面与 GLAD 等多个国际平台实现对接,支持与多种主流 LCA 建模工具的无缝集成,能够满足企业在碳足迹核算、绿色认证、供应链披露等多元场景下的灵活应用。


在国际绿色贸易规则趋严与供应链碳排放透明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铝行业面临更加复杂的减排与合规挑战。未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将持续强化标准与数据的协同发展,推动数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落地应用,助力中国铝产业链实现更加精准的减排目标和高质量的绿色转型,提升行业在全球绿色供应链中的竞争力与话语权。


上一篇: 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