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分会承办的2025年扩大铝应用论坛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论坛的主题是“绿色包装 铝创未来”,分别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和中国有色金属协会轻金属部主任莫欣达主持开幕式和报告两个环节。11位致辞嘉宾和报告专家的核心观点为大家展现铝在包装行业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致辞
扩大内需既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对铝消费来说,当前也面临建筑用铝等传统消费下降、铝材出口退税取消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挑战,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大铝应用、进一步促进铝消费。
铝是优质的包装材料,是实现绿色包装的最佳金属载体,应用涉及食品饮料、制药、餐饮、化妆品、烟草等众多相关产业。2024年中国包装用铝消费总量在326万吨左右,占消费总量的7%,相比美国的23%,有很大的差距。从人均包装用铝水平来看,美国铝业协会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北美人均包装用铝消费为6公斤左右,德国、瑞士、挪威、列支敦士登、冰岛、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均超过5公斤,而中国2024年人均消费还不足3公斤,消费增量空间巨大。
扩大铝在包装领域应用我们要有信心!信心来自于国内经济的韧性与政策红利,信心来自于包装市场需求的不断迭代升级,信心来自于我国铝材料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信心还来自于我们多年扩大铝应用的工作基础和行业共识。

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Miles Prosser致辞
过去十年,中国通过技术重大突破引领了全球铝工业的发展。中国近期将原铝产能转移至云南水电基地,以及大规模整合太阳能、风能到电网,这些举措为全球铝行业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中国在赤泥用于水泥生产、道路建设和其他金属提取等应用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展望未来,中国可能很快在铝回收新技术应用方面占据领先地位。这对包装行业尤为重要,因为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废铝可迅速回收,非常适合用于食品饮料包装产品的再制造。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雪山致辞
铝材集轻质高强、卓越的阻隔性能、优异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加工成型能力以及可无限次循环再生等优势于一身,是构建绿色包装体系的理想材料选择。
实现铝在包装领域的更广泛应用,需要整个产业链的紧密协作与共同努力。上游材料端需开发性能更优、更环保、更具功能性且成本更具竞争力的包装专用铝合金材料;中游制造端需不断优化工艺,提升效率与资源利用率;下游应用端则需增强品牌商对铝包装价值的认知与采用,同时,建立完善高效的废弃铝包装回收体系。

欧洲软包装协会、全球铝箔生产商倡议组织总干事Guido Aufdemkamp致辞
本次会议以包装用铝为主题对铝箔行业具有特殊意义。大家都知道易拉罐是最典型的铝包装形态,但全球范围内用于包装的铝箔数量也同样可观,并广泛应用于餐饮和即食食品用的容器、咖啡胶囊用铝箔、药品包装、酸奶盖、巧克力包装纸等各种场景。此外,铝箔还常与其它材料一起用作阻隔层,保护牛奶等物品不受光线和氧气的影响,无需冷藏就能长途运输。
全球铝箔生产商倡议组织(GLAFRI)计划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合作,更多地交流铝箔的性能、可靠的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秘书长吴红军作《绿色低碳助推包装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2024年全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9万家,营业收入总计2.07万亿元,其中:金属包装约1508亿元。
包装行业在提升产品绿色设计能力,加大绿色产品有效供给方面,一是产品包装的材料、结构、空隙率、层数和成本应适宜,避免过度包装;二是在产品结构、性能、装潢设计上不断创新,减少材料消耗,实现源头减量;三是发展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利用的绿色低碳包装,推动包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四是通过包装设计,实现不同主材包装组件的拆分,易回收易再生。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朱和平作《铝制品包装发展的趋势》报告
铝制饮料罐因其轻质(比玻璃瓶轻70%)、冷却快、回收率超过了75%(欧洲达90%以上)的优点,成为国内外较主流的饮料包装材料,目前全球年消耗量超4000亿只,占铝包装市场42%份额;铝基复合包装是以铝箔为核心阻隔层的多层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饮料等领域。随着环保需求提升,其技术演进正从高性能阻隔向可回收设计转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消费结构的变化,铝凭借其耐压、抗腐蚀、密封效果好、阻断能力强等优点在不同类型包装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样化,例如铝制气雾喷罐(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氧气罐等)、电磁屏蔽包装(如iPhone主板运输袋)、电池铝塑膜(锂电池软包关键材料)等。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华作《铝在食品包装行业的应用现状与趋势展望》报告
全球铝罐市场2024年市场经济总量达到520.1亿美元,203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7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4%。2025年,中国铝罐料消费预测145万吨,预计到2030年约为17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4.7%;无菌软包用包装铝箔2024年中国总产量245万吨,预计5-10年间复合增长率在5.2~5.6%之间,应用增长动力来源于终端行业需求增长、高效包装方案的应用以及消费转型的需求刺激。
随着欧盟ETS、CBAM,美国IRA等全球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出,国家双碳战略以及铝工业领域降碳行动,再生铝相较于原铝在生产能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保护矿产资源方面有显著优势。南山铝业高品质再生铝保级综合利用项目通过铝罐分选、表面除杂、振动脱碳、双室炉熔炼、在线除气等先进生产工艺,实现了年产15万高品质再生铝水的目标。南山铝业正逐步开展添加再生铝验证工作,目前罐体料添加再生铝比例高达83%,盖料添加再生铝比例达到30%,添加再生铝产品和原铝产品过程质量和产品性能对比无明显差异。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特级研究员黄瑞银作《包装用铝合金材料的发展与创新》报告
当下市场竞争环境激烈,企业在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制罐成本,铝罐减薄化逐渐成为了制罐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罐身减薄方面,由于板材强度已经达到极限,罐壁无法继续减薄,可以通过罐底结构优化实现减重;在罐盖减薄方面,主要有三种技术路径:一是缩小罐盖直径,缩小钻深弧曲率半径;二是开发Super End、CDL等新盖型;三是开发新型铝合金(如5019A),提高材料自身物理性能。
中铝高端有两个罐料生产基地(西南铝和瑞闽),总产能50万吨左右,2024年生产罐料40多万吨。瓶盖料主要由洛阳铝加工生产,开发了全系列产品,普通8011合金,3105和5052高强瓶盖料,全年产销3万多吨。在厚度减薄方面,罐身料最薄已经达到0.235mm,罐盖料达到0.205mm;
2025年国内铝塑膜铝箔市场需求量预计将达到2万吨,2030年国内市场需求量预计达到3.6万吨,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进程加速,铝塑膜铝箔市场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铝高端有三个铝箔生产基地,年产铝箔10多万吨。云南铝箔主要生产烟箔、电池箔、超薄铝箔;洛阳铝箔主要生产药箔和铝塑箔;陇西铝箔主要生产双零铝箔和无菌包;电池料主要由西南铝、瑞闽、东北轻合金等企业生产。

上海宝钢包装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张玲玲作《国内二片罐市场行情及发展》报告
美国1964年发明的二片罐,是当今碳酸饮料和啤酒的主要包装形式之一。2024年国内两片罐行业需求继续上升,国内562亿罐(不含出口),涨幅3%左右;出口27亿罐。行业经过进一步洗牌,国内两片罐新四大玩家逐渐将形成以宝钢包装、奥瑞金、中粮包装和昇兴相互竞争的局面,2024年CR4占75%。两片罐未来市场要通过技术革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寻求产业融合新模式,打破企业间的壁垒,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发挥上下游企业协同效用,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截至目前,宝钢包装共有制罐业务分子公司16家(含境外),印铁业务分子公司4家,制盖业务分公司1家。海内外已有19条产线,200亿罐产能,预计2025年底三条新线投产后总产能预计230亿罐。2025年3月,安徽宝钢制罐配套建设的蚌埠雪花易拉罐JT连廊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实现Wall to Wall建设,为亚洲首例,首创端到端全新运输模式,实现零库存;供需信息共享,智能调度,全自动输送、实时监控;可视化管理,确保罐垛运输全程“零转运、零落地”。

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可持续发展研发中心总监张瑾作《铝制材料在柔性包装中的应用》报告
2024年全球铝箔包装市场规模已达145.4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攀升至22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5.45%,亚太地区稳居主导。预计中国包装铝箔消费量2026年达到132万吨,应用广泛于食品、制药、电动汽车电池等关键行业。
铝箔在柔性包装市场占比约为18% ,主要应用于食品(占比超30%)、医药与化妆品三大核心领域。其核心优势在于卓越的高阻隔性(水氧透过率双“0.5”以下)、食品安全保障、出色密封性及100%可循环特性——即使7μm超薄状态也能有效隔绝阳光、锁住风味,显著延长保质期。
浙江金石正积极推动技术升级,盖膜厚度从70μm降至40μm实现轻量化,开发抗静电防潮吸湿包实现功能化;未来将重点解决铝塑复合材料回收瓶颈、原材料成本波动控制及超薄化技术,实现包装的可持续性。

中锐股份包装事业部总经理元洪强作《新形势下铝材可持续包装与创新》报告
中国铝包装行业正创新突围,中国消费韧性催生可持续变革,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以5.0%的GDP增速领跑主要国家,其消费市场呈现新态势,2024年前三季度商品零售增长3.0%,餐饮收入激增6.2%。快消品行业虽面临价格下行压力(整体价格降4.2%),但饮料、酒类分别实现6.9%、5.6%的销额增长,凸显消费韧性。
消费者三大诉求驱动包装革新:一是性价比优先,65%消费者转向大包装降成本,60%选择小包装降低即时支出;二是功效透明化,83%中国消费者(超亚太10个百分点)青睐成分与工艺清晰的产品;三是体验升级,66%愿为"特殊时刻"溢价,75%为健康增加保健品消费。铝包装创新需要直击需求痛点,只有通过技术突破、场景拓展、可持续进化以及紧跟新形势下消费者体验需求,才能不断拓展铝应用。
本次论坛得到了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励展博览集团、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国际铝业协会、中国包装联合会、欧洲软包装协会、全球铝箔生产商倡议组织、上海宝钢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工业大学、浙江金石包装有限公司的鼎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