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绿电铝品牌,引领产业新未来
发布时间: 2025-07-01 | 作者: 广元经开区 | 来源: 绿电铝公众号 | 阅读:

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开展绿电铝评价以来,绿电铝备受行业关注,许多地区的电解铝企业积极参加评价,并向下游有效传递绿电铝的绿色低碳属性与价值,使绿电铝成为企业和地方的响亮名片。即日起,我们陆续对这些绿电铝核心生产基地、绿电铝核心生产企业和绿电铝模范生产企业进行推介,进一步宣传和提升其影响力,促进绿电铝应用,延伸绿电铝产业链,打造绿色经济增长极。


广元经济开发区:打造绿电铝品牌,引领产业新未来


在全球绿色能源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浪潮中,绿色电力与铝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战略眼光,积极布局绿电铝产业,致力于成为绿电铝核心生产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电铝品牌,走出一条绿色、创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之路。


资源优势:绿色水电,铸就产业根基


广元,这座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河流纵横,嘉陵江、白龙江等多条水系穿境而过,为水电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形成了稳定、清洁的绿色电力供应体系。


图片


水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零碳排放、成本相对稳定等优点。这使得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铝产业时,能够从源头上实现绿色低碳。相比传统火电铝,绿电铝生产过程中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符合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据统计,四川中孚产能转移到广元后,每年可直接消纳水电 70 亿度,占全省水力发电总量的 2%,每年可减少碳排放 560 万吨。这种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不仅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为打造绿电铝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稳定的绿色电力供应保障了铝产业的持续生产。充足的电力供应使得企业能够满负荷运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水电成本相对稳定,避免了因能源价格波动对铝产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强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产业集群:聚链成群,提升综合竞争力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绿电铝产业的一大显著特征。目前,已形成以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青川县、剑阁县为“两翼”,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等“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电解铝原液生产企业、铝基材料生产企业、边角料循环使用企业等集聚成团成链。这种集聚效应带来了诸多优势。一方面,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例如,铝液不落地、铝锭不出园区,减少了运输成本和中间环节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众多企业的集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截至目前,广元铝基新材料产业企业超 100 家,其中规上企业 59 家。已具备电解铝产能 61.5 万吨(产能占全省的 58%、占川渝地区的 39%,川渝地区地级市排名第一位),再生铝产能 160 万吨,铝加工能力超 200 万吨,成功构建“绿色水电铝(再生铝、外购铝锭)—铝精深加工—铝资源综合利用”全产业链,产品涵盖汽摩零配件、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铝箔胚料、电线电缆、高端型材、大扁锭等 20 余种,实现从原料到材料再到产品的“蝶变” 。


图片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了专业的铝产业园,完善了园区内的道路、水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积极引进铝精深加工头部企业、标杆企业,带动产业整体升级,推动产业从基础原材料向先进材料提升、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通过实施企业聚集计划,集聚铝产业企业 70 余家,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科技赋能,引领产业升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断提升绿电铝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成立了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 3 所科研院校签订科研合作协议,把实验室放在企业车间,针对性地开展科学试验、金属性能检测、项目研发、技术推广等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目前,正在广元中孚、TCL海能等 9 家企业开展电解铝节能降耗技术研发、铝灰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 11 个课题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广元市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成功获批川渝地区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铝行业二级节点试点。广元市与贵阳铝镁研究院、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校)深化合作关系,建成车间实验室6个,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值近 30 亿元。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年增速超 10%,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省市级创新平台 11 个,有效发明专利 117 个,国际发明专利 3 个。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广元绿电铝产业在国内的技术领先地位,也为打造国际知名的绿电铝品牌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技术创新方面,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也积极作为。例如,四川久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成投产高精合金线材生产线 2 条、高精铝板带生产线 19 条,冷轧、冷精轧和箔轧生产线各 1 条,年产能最高可达 30 万吨,较原设计产能提升 50%。公司产品应用涵盖建筑装饰、汽车零配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领域,通过持续创新,产品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 。


图片


品牌建设:多维发力,提升市场知名度


品牌是企业和产业的无形资产,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利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打造绿电铝品牌,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从多个维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产品评价与标准制定:推进绿电铝评价,引导电解铝企业进行生产、环保等设施改造升级,推动铝产业绿色转型、节能降碳。目前已有 56.8 万吨电解铝获得绿电铝评价证书。通过绿电铝评价,证明了产品的绿色低碳属性,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辨识度。同时,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目前已制定 9 项行业标准。标准的制定不仅规范了产业发展,也提升了广元绿电铝产业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平台搭建与活动举办:建立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构建产业交易+集群“1+N”生态圈,形成供应链总部基地,增强铝产业资源供应,提供专业市场。目前,已签约入驻中储发展股份、上海国能等 22 家贸易物流企业,累计贸易量近 70 万吨,贸易额超 140 亿元。该贸易中心的运营为有色金属上下游生产消费客户带来采购交易的便利,促进了广元有色金属贸易、物流及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举办各类行业活动,如 2024 年成功举办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吸引了行业翘楚、专家学者 700 余人齐聚广元。大会上共签约项目 47 个,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授予“川渝地区汽摩铝制零部件生产基地”,广元市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被授予“四川省新型研发机构”,举行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广元铝期货指定交割库揭牌仪式。这些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广元绿电铝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投资。


市场拓展与品牌宣传: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广元市安驭铝合金车轮有限公司每年出口近 60 万只轮毂到东南亚、欧美、中东等地,中国西部(广元)铝锭贸易中心铝卷首次参与国际贸易,出口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通过国际市场的拓展,提升了广元绿电铝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同时,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如参加国内外各类行业展会、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等。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广元绿电铝产业,提升品牌形象。


、未来展望:砥砺前行,迈向发展新征程


图片


展望未来,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围绕打造绿电铝核心生产基地和绿电铝品牌的目标,砥砺前行。在产业规模上,力争到 2027 年,铝基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突破 150 家、产值过千亿,形成 100 万吨电解铝、200 万吨外购铝锭、250 万吨再生铝产业规模,建成全市首个超千亿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铝精深加工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品牌建设上,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品牌保护和管理,将广元绿电铝品牌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


同时,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将积极融入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产业合作与交流。通过开放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全国绿电铝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打造绿电铝核心生产基地和绿电铝品牌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凭借丰富的绿色水电资源、完善的产业集群、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有效的品牌建设措施,广元绿电铝产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相信在未来,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绿电铝产业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