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安徽淮北联合主办“2024年铝行业期货业务培训班(第一期)”。本次培训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分会承办,活动得到了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张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范顺科首先对培训班的召开以及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铝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等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一是生产稳中有增,2023年全国铝材产量4695万吨,同比增长3.9%,预计今年还将继续增长。二是出口维持高位,2023年铝材及制品出口809万吨,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已达到740万吨,预计今年将创历史新高。三是新兴消费动力强劲,2023年光伏铝型材产量340万吨,同比增长30.8%;新能源汽车型材产量98万吨,同比增长30.7%;电池箔产量36万吨,同比增长28.6%;国内铝消费量4787万吨,同比增长7.6%,人均铝消费量达到34公斤,处于世界前列。四是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中铝高端、南山铝业、明泰铝业铝板带综合产量超100万吨/年,综合实力进入国际一流方阵;鼎胜新材铝箔产量超60万吨/年,稳居全球第一;兴发、凤铝、坚美、华建的建筑铝型材闪耀世界地标性建筑,亚太、永臻的工业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三样产品领域;东轻、西南铝、永杰铝业、华峰铝业、银邦股份、厦顺铝箔、新疆众和等成为各自领域单项冠军。
他强调,实践表明,产融结合是企业做优做强的必备要素,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去年11月,也就是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期所时强调,上期所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立足这一目标,结合铝行业实际,我提两点建议:第一,提升中国铝期货市场国际影响力。一是要运行好现有期货期权产品,深化期货服务实体产业功能。二是加快研究将绿电铝纳入交割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我国绿电铝规模已超过1000万吨,而且铝加工企业绿色发展需求愈发迫切,上期所要抓住契机,尽快推动相关工作。三是要结合国际铜期货运行经验,加快推动铝期货的国际化,形成与我国铝产业规模和市场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价格,进一步提升“上海价格”影响力。第二,铝加工企业要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利用好这一金融工具。一是要重视期货工具的使用和人才培养,建立专业化团队。二是要勇于参与,通过充分发挥期现互动、产融互通功能,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助力生产经营提质增效,实现稳健经营。

张铭首先感谢有色协会和业界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上期所的关心和支持,他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铝行业正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道路上,行业整体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产量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铝行业在迎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国际地缘冲突、绿色低碳转型、铝水供应比例提升等挑战,行业供需格局和价格波动发生变化。历史实践和国际经验表明,用好期货市场,对于管理国家经济风险、产业风险和企业风险十分重要。上期所作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并将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同时,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守期货市场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持续探索中国特色期货监管制度和业务模式。
他强调,一是上期所始终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精准施策,保证期货品种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优化交易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不断提升产业客户的参与和交割便利性。二是上期所在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以产业需求为牵引,聚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支持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打造完备的有色金属产品体系。三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防范价格大幅波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防范交易过热;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持续打造完备的有色金属产品体系,不断提升上市品种运维质量;持续跟进绿色低碳政策,加快绿色低碳品种的布局,发挥期货市场资源配置优势。


莫欣达主持报告环节
开幕式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德峰主持,报告环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轻金属部主任莫欣达主持。

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高级经理肖坤先生作了《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期货市场与产业相互促进、共生发展。2023年,上期所有色金属期货总成交量3.15亿手,成交金额49.24万亿元。总持仓量161.36万手,创历史新高。累计交割148.53万吨,交割金额528.58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总交割金额约四成。其中,铝期货成交量7654万手,成交金额7.10万亿元,日均成交量31.6万手,日均持仓量50万手。铝期货的平稳运行为铝冶炼厂、加工企业、贸易商等抵御行业周期性风险,提升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稳健性,发挥了良好效果。

上海期货交易所衍生品部高级经理金灿杰先生作了《上期所有色金属期权运行情况及期权套保典型案例介绍》的报告,他介绍了上期所期权市场的总体运行情况,并通过讲解两个典型案例介绍了企业如何利用期权工具开展风险管理。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有色金属组副总监李苏横女士作了《期现结合赋能铝产业发展》的报告,她介绍铝下游终端制造业企业,属于上下游风险敞口企业。当铝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时,企业采购铝成本面临大幅上涨风险,容易造成企业现金流紧张。当铝价格大幅下跌时,企业成品库存面临较大库存价值贬值风险。因此,铝价上涨、下跌对企业采购、原材料库存均形成风险敞口。基于对2024年铝价将“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修正,海外宏观环境不确定较大,国内政策预期较强,原铝市场供需预期偏紧,预计整体价格维持区间偏强震荡”的判断;及对下游加工企业业务模式、定价模式、库存周转等要素的匹配,拟将套期保值目标定位为:为获取相对稳定的加工费收入,对冲电解铝阶段性价格上涨的风险。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铝部副经理申凌燕女士作了《2025年电解铝市场展望》的报告,她介绍2024年以来全球制造业逐步恢复、贸易稳步复苏,世界经济呈现好转迹象,在此背景下,中国电解铝行业供需两旺、价格重心上移,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当前,大国博弈愈发激烈,国际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演进,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加大了铝价大幅波动的可能。但是在中国电解铝供应能力逐渐触顶的背景下,价格底部支撑力较强;但在贸易摩擦影响持续、新能源行业内卷严重等压力下,未来需要密切关注铝消费端的变化以及对价格的影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评价主管任孝旻女士作了《铝及铝合金产品的绿色评价:绿电铝 & 绿色低碳铝》的报告,她介绍评价中心目前正在开展绿电铝评价和绿色低碳铝评价两项工作,分别针对电解铝和铝合金产品。绿电铝重在考察电解过程绿色电力使用,将绿色电力的环境属性传递到工业品实物;绿色低碳铝则集中绿电铝和再生铝两大低碳原材料绿色优势,融合发展。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靳海明,南海铝型材行业协会秘书长苏天杰,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副总监鞠成鑫,地方政府部门、全国铝加工板带箔生产企业、贸易商、咨询机构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人员等参加本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