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绿电铝评价交易先行者——记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宣贯培训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3-05-26 | 作者: 朱逸慧 | 来源: 有色新闻 | 阅读:

        1.jpg2.jpg        传递低碳基因,开启绿电铝之旅,5月25日,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宣贯培训会在青海省海东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以下简称“评价中心”)主办,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特邀协办,由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协办,得到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以下简称“有色协会”)铝业分会、轻金属部的支持。有色协会铝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孟杰,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小平,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峰为大会致辞,全国有色标委会顾问朱玉华,有色协会轻金属部副处长魏力,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铝业协同中心主管范哲友,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处处长刘亚德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会议由评价中心负责人、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存真主持。

3.jpg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孟杰致辞

        孟杰在致辞中指出,有色协会非常重视有色金属产品绿色评价工作,铝业分会更是绿电铝评价前期准备工作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将来的推动者。绿电铝评价工作有助于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行业积极应对国际社会对铝产品的碳足迹要求。他认为,一是要思想上高度重视绿电铝评价工作,提高主动性,二是要行动上做绿电铝评价和交易的先行者实践者,三是要共同推进绿电铝评价工作的优化和成长。“做第一批贴上绿电铝标签的生产商。做第一批绿电铝评价的参与者。做第一批带有绿电铝标签电解铝的使用者和交易商。”他号召在座企业代表,积极参与绿电铝评价工作,争做先行者,共同传递低碳基因,让终端用户享用到绿色低碳铝产品。

4.jpg

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小平致辞

        戴小平在致辞中说道,国家电投是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青海省投作为国家电投重要的在青龙头平台,将坚决落地践行“双碳”目标实现。下一步,青海省投所属企业的绿电铝评价相关工作,将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聚焦电解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汽车行业的精益生产理念引入电解铝企业,努力向技术创新要效益、向深化改革要效益、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管理改善要效益;二是聚焦推动绿色创新协同发展。青海省投将积极推进探索“铝业+光伏”新模式,大力攻坚光伏发电直接接入电解槽直流系统等科技项目;三是聚焦参与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促进青海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低碳省域。

5.jpg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负责人、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马存真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是评价中心在正式开展绿电铝评价前,面向全行业开展的大规模公开性免费培训,邀请了行业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协助企业分析“双碳”背景下中国绿电铝市场需求,解读电解铝碳排放权交易最新进展,汇报铝工业碳排放相关国家标准研制进展并进行解读,帮助各相关企业推广铝应用。

6.jpg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熊慧作主旨报告

        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熊慧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绿电铝市场需求情况。她指出,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为绿电铝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铝行业降碳是国家整体战略的要求,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必须付诸的行动,是市场不断提升的要求,是国际贸易中正在形成的需要。“从绝对数量看,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绿电铝生产国,”她说:“根据铝材各领域绿电铝需求比例估计,2022年已经形成绿电铝市场需求450万吨;加上铸件领域需求,国内绿电铝市场需求规模约500万吨。随着各领域绿电铝需求比例持续提升,预计2030年国内绿电铝市场需求规模将增至1200万吨。”

7.jpg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交易运营中心副主任黄钰作主旨报告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交易运营中心副主任黄钰认为,碳定价机制成为全球主要碳减排政策工具,截至目前,全球已有71项碳定价机制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中。她介绍道,全国碳市场已于2021年7月启动线上交易,自2021年7月16日至2023年5月17年,全国碳市场共上线运行444个交易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5亿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7.58亿元,其中挂牌协议累计成交量3.765万吨,大宗协议累计成交量1.97亿吨。

8.jpg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朱强作主旨报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朱强介绍了我国电解铝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政策。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委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研究将有色金属行业重点品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形成成本梯度,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他提出,建议将所有电解铝企业均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名单,并实行名录管理。 

9.jpg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轻标委工程师李志刚作主旨报告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轻标委工程师李志刚介绍了铝工业碳排放相关国家标准研制进展并作解读。他介绍了GB/T 32151.4《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4部分:铝冶炼企业》修订情况,该标准目前仍在修订中,正在征集参编单位,希望铝冶炼企业多多参与,提出修订意见。

 

10.jpg

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项目主管金美含作主旨报告

        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项目主管金美含介绍了绿色用电溯源的基本情况。截至2023年4月,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已累计出具绿色用电溯源证明652张,溯源电量超过3017亿千瓦时,其中超过2600亿千瓦时为绿色电量,折合降碳排放1.72亿吨。通过绿色用电溯源,可以证明企业消费绿色电力,“绿色用电溯源证明”作为连接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重要桥梁,未来将进一步引导能耗“双控”政策向控碳转变,充分发挥云南清洁能源价值,促进绿色能源和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11.jpg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评价主管葛青作细则宣贯培训

 

12.jpg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评价主管任孝旻作平台模拟演示  

 13.jpg

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总裁乔治作方案宣讲

       25日下午,评价中心评价主管葛青、任孝旻分别进行了《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版)》的宣贯及培训、“绿电铝评价平台”的模拟演示培训,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总裁乔治作“绿电铝在线交易方案”宣讲,来自国内铝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近两百名代表积极参与提问,评价中心相关人员现场答疑解惑。


        2023年3月3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正式挂牌成立。3月1日,评价中心牵头研制的协会标准《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导则》正式实施。评价中心牵头编制的《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版)》已正式印发;牵头开发的“绿电铝评价平台”已上线试运行,评价中心官方网站也已开发完成,正在备案中。
        据悉,今年6月,评价中心将于山东滨州召开的“2023中国铝加工年度大会”开幕式上举行“绿电铝评价启动仪式”,将邀请电解铝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成为绿电铝评价交易的首批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