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铝” 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在国家 “3060” 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如何“碳”寻新路,保护青山绿水?这是电解铝企业面对的重大挑战。青海西部水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水电”)立足产业优势,将集团公司“四个均衡”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紧扣“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绿色低碳电解铝企业”目标,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存量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提升技术指标,加速推进绿色转型,确保集团公司“均衡增长战略”在青实施。
强化保障:筑牢绿铝发展“压舱石”
自投产以来,西部水电不断完善铝锭生产工艺流程,对照铝锭质检中心要求,多举措提升铝锭铝含量,建立健全生产工艺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设立质量管控专业部门——监督计控中心,不断提升铝锭质量,扩大品牌影响力。
培养专业人才。根据教育培训计划,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坚持需求导向,结合工作实际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创新培训方式,以提升全员基本能力为基础,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着力强化岗位必备知识培训和基本功训练,培养学以致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敬业精神。
促进融合:打造绿铝发展“新引擎”
坚持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做好绿铝文章。西部水电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激发绿色创新内在动力,聚焦“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精细化管理低能耗、高效益目标。全面推行节能环保一体化清洁生产,大力推广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全石墨阴极电解槽升级改造、阳极开槽技术、烟气净化脱硫改造等重点节能项目,推进绿色制造、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构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为一体的绿色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2024 年公司完成电解槽升级改造 105 台,生产铝产品 44.20 万吨,铝液综合交流电耗达到 13409kWh/t,铝液氧化铝单耗达到 1912kg/t,铝液阳极毛耗达到 469kg/t,铝液氟化盐单耗达到 16.9kg/t。
科技创新推动品牌建设数字化发展。持续推进“铝业+光伏”融合,2023 年 11月 建成总设计容量为 17.9MWp 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每年可提供清洁电量超 2748.60 万 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2.56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 95.08 吨。
同时,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信息化管理。利用发展优势,建成5G专网建设+智能巡检机器人现场应用,实现工艺过程可视化,着力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以新技术支撑新模式的创新,以新模式牵引新技术的发展,推动数字化品牌创新发展,不断推动企业智慧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绿色赋能:聚集绿铝发展“大效应”
以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贯穿全产业链,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突破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瓶颈,构建以电解铝为核心,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园区价值链,做行业绿色发展的领跑者,扩大“绿色铝”品牌影响力,谱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始终将践行环保理念作为企业的使命担当,持续强化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加强污染防治,持续提升环境体系管理水平,全面落实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强化生产工艺纪律,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做到清洁生产、高效生产。加大对水、气、声、渣的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各项污染物排放量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限值,做到达标排放。持续开展文明卫生大整治和6S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和员工职业素养。对电解铝生产废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际探讨新工艺组合,为生产废水的处理及回收利用探索出一条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的新道路。
加快转型:持续做好绿铝“大文章”
目前,西部水电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加快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提质增效,增强产业链竞争力,推动电力和铝业实现双向奔赴。在“绿电铝”产品评价中,西部水电将继续积极参与,并向下游传递“绿电铝”的绿色低碳属性和价值。
同时,广泛运用无人值守计量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槽控机等先进技术应用,形成大数据、5G技术、软硬件协同支撑的智能化生产模式。逐步迈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转型和全流程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为一体的绿色发展道路。
接下来,西部水电公司将聚力“绿色铝”优势,坚定做强做优的信心决心,发挥科技创新作用,聚焦生产经营的痛点、难点问题,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赋能绿色发展。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以“5G+”赋能数智化变革,以科技创新抢占发展先机,以循环经济体系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做深做实“绿色铝”品牌发展的大文章,全力推进国内一流企业建设,助力青海铝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