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铝成破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突破口
发布时间: 2024-05-20 | 作者: 赵越 | 来源: 《中国能源报》 | 阅读:

微信图片_20240528145947.png

《中国能源报》2024年5月20日期19版:高质量发展 刊登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低碳主管赵越的文章《绿电铝成破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突破口》。

绿电铝成破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突破口:zgnyb2024052019.pdf


 当前,在气候变化、国际减排竞赛、碳中和等多种要素交织叠加下,全球贸易环境正在悄然改变。在国际间,碳核算正逐渐从倡议向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政策转变,诸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政策的出现使得各行业正面临着由碳核算所带来的新一轮的贸易成本上升风险。尽管已有不少国家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批判与质疑;认为这是一种由绿色贸易壁垒所形成的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出口商品的降碳工作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在未来将是一道必考题。


       相较于其他工业门类来说,铝工业对于碳核算所产生的贸易成本更加敏感。根据国际铝业协会(IAI)数据,吨铝碳排放为 16.5 吨,其中电解铝环节 12.8 吨,占比 77.6%,电解铝行业作为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其全球产能目前已超过 10 亿吨,占全球总碳排放量比例超过 3%。


       目前铝及其制品已被纳入欧盟 CBAM 的税费征收范围,在 2026 年欧盟 CBAM 正式设施后,我国的铝工业势必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我国目前是全球电解铝第一大生产国同时也是铝产品出口大国,近些年已经形成 4500 万吨电解铝产能 “ 天花板 ” ,同时铝及其制品出口至欧盟的数量接近 100 万吨。鉴于此,降碳是决定我国铝及其制品国际贸易竞争力能否延续的关键之所在。


       如果说电解铝是铝产业链降碳的关键,那么电力使用类型将是决定电解铝降碳的核心因素。数据显示,在电解铝的生产过程中,电力的排放占比最高,为 78.8%,这也就意味着在电解铝的生产过程中,火电的使用与绿电的使用将在碳排放上有明显的差异。根据 ISO 14064 的核算体系以及生态环境部与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 2021 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来计算,重熔用铝锭的综合交流电耗为 13.75 MWh/t,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全部使用火电,鉴于火电的电力排放因子为 0.8426 tCO2/MWh,那么生产每吨重熔用铝锭将会由火电消耗产生 11.59  tCO2/t 的间接排放。但如果生产过程中全部使用绿电,参考绿电的电力排放因子为 0 tCO2/MWh,那么生产每吨重熔用铝锭将不会产生由电力消耗所形成的间接排放。总体来说,相较于火电铝来说,绿电铝将会降低 11.59 tCO2/t的间接排放。所以,在电解铝的生产过程中用绿电替代火电生产将对降碳工作形成明显贡献。


       在欧盟 CBAM 沟通表的填报要求中,欧盟委员会规定相关企业需填报出口产品以及相关前驱体(即特定原材料)的排放数据。作为电解铝产品,重熔用铝锭在欧盟 CBAM 信息填报中既可作为产品直接出口也可作为铝制品的前驱体。但无论是作为产品还是前驱体,重熔用铝锭的排放信息都需进行填报。尽管 CBAM 目前不针对由生产时所消耗电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前驱体生产排放进行费用征收,但具有绿电铝评价与交易额度的生产企业或出口企业在使用绿电铝填报欧盟 CBAM 信息时仍会产生深远意义。

图片

       首先,对相关企业来说,绿电铝或将助力企业打造环境友好形象,增强企业议价能力,借助欧盟 CBAM “ 顺势而为 ”。作为欧盟 CBAM 授权申报人,欧盟进口商必将会在保障产品质量的情况下选择碳排放更低的产品,这对我国众多铝及其制品的生产商来说是一次契机。目前我国相关企业间的铝工艺水平已趋于同质,各企业间的生产水平相差并不大,那么电力类型消耗便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欧盟进口商也将更加青睐绿电铝出口企业。


       除此之外 ,近些年欧盟 CBAM 的话题热度持续升高 ,企业家、生产者、学者等各行各业人员纷纷参与相关话题讨论。绿电铝生产商或将在欧盟 CBAM 的话题热度下成为出口示范企业,为其带来更多的曝光度。


       其次,对国家而言,绿电铝的出口有望填补国内外碳排放信息鸿沟,让国际社会对我国的铝工业水平有全新的认识。欧盟委员会曾表示当前的欧盟 CBAM 过渡期对于欧盟委员会来说是收集数据的过程,相关企业在利用绿电铝填报欧盟 CBAM 数据将会刷新国际社会对我国铝行业的印象。尽管我国的电解铝能耗已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绿电比例在持续扩大,但国际间对我国电解铝的排放认知仍停留在至少十年前的水平,有一些国际权威数据库中的我国铝工业碳排放数据面临老旧与缺失的问题,无法充分准确地反映出我国铝工业当前的实际生产排放现状,以至于一些国际机构与别国政客对我国的铝工业生产排放产生误解。生产企业在出口绿电铝并用其填报欧盟 CBAM 数据时将会对国家起到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绿电铝的碳排放数据将会为国际权威数据库中的现有数据进行修正与弥补,如此一来便有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铝工业实际生产排放的误解。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出口绿电铝,国际社会也将会看到我国持续扩大电解铝生产时的绿电投入比例的决心。


       综上所述,绿电铝是助力相关企业化解欧盟 CBAM 所带来的成本上升风险的关键因素,相关企业应积极参与绿电铝评价,尽可能确保出口至欧盟的铝及其制品中包含绿电铝。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我国电解铝绿电比例目前已经超过 25%,产能规模约 1000 万吨,已可完全覆盖出口至欧盟的产量需求。


       未来,为打造可持续的出口产品贸易竞争力,相关企业仍需进一步寻求绿色电力替代,从能耗端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如光伏、风电、水电等替代火力发电,为绿电铝生产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相关企业还需积极参与绿电铝评价与交易,为使用绿电生产的电解铝产品贴上绿色标签。